
课程
【课题推荐发表期刊】
【课题背景】
随着电磁隐身技术和电磁兼容需求的日益增长,高性能吸波材料成为研究热点。传统吸波材料存在厚度大、重量高、频带窄等问题,难以满足现代应用需求。超材料与超表面作为人工设计的电磁结构,通过亚波长单元调控电磁波的吸收特性,为实现轻薄、宽频、高效吸波提供了新途径。
本课题研究聚焦于超材料/超表面吸波体的创新设计,旨在开发一种高性能电磁波吸收器。
课题研究内容包括:(1)设计多谐振单元结构,通过耦合共振效应拓宽吸波频带;(2)研究阻抗匹配与损耗机制,优化超表面单元以实现高效能量吸收;(3)探索可调谐吸波体设计,通过外部激励(如电压、温度)动态调节吸波性能;(4)结合柔性基底与轻量化材料,开发适用于复杂曲面的超表面吸波体。通过理论建模、电磁仿真(如CST、HFSS)与实验验证,本研究致力于构建一种轻薄、宽频、可调谐的吸波体,为电磁隐身、射频屏蔽和微波暗室等应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,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工程意义。
【课题方向参考】
多谐振点超材料(超表面)吸波体设计
宽频带超材料(超表面)吸波体设计
柔性超材料(超表面)吸波体设计
【适合人群】
本科及其以上,掌握或了解电磁学、天线原理、电力电子、射频电路等相关知识,以及CST电磁仿真软件。
【课题收获】
高质量论文一篇(SCI/CCF定向期刊)
SCI/CCF期刊投递与发表指导
结业证书
【导师介绍】
Mr. Liu,985高校电气工程研究生
参与发表论文8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二区论文3篇(top期刊),中文核心期刊1篇
发表1项发明专利
在校期间取得过国家奖学金两次,带队参与全国大学生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全国金奖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,省级项目2项
辅导过6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,辅导4名本科生完成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,辅导2名硕士完成论文撰写,共发表3篇SCI(一篇2区,两篇3区)论文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撰写
可提供课题基金申报指导;可提供部分开放研究数据;可提供一定的算力资源;可提供各大高校电气专业学习、就业情况分享
【课题安排】
研究周期预估六个月左右,具体视学员情况调整。
【推荐阅读】
2021 An Interference-Based Quadruple-L Cross Metasurface Absorber for RF Energy Harvesting
2018 High-efficiency ventilated metamaterial absorber at low frequency
2015 A Bianisotropic Metasurface With Resonant Asymmetric Absorption
2009 Dual band terahertz metamaterial absorber: Design, fabrication, and characteriz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