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固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与锂金属电池性能优化
研究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稳定性机制,开发新型界面改性层,抑制锂枝晶生长,构建高安全、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系统。
工科
SCI
化学与化学工程
能源科学
固态电解质
高能量密度
固态锂电池
申请匹配
咨询客服 课题详情
【推荐发表期刊】
• Nature Energy (IF=56.7) | 中科院1区Top | JCR Q1
•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(IF=27.8) | 中科院1区Top | JCR Q1
• ACS Energy Letters (IF=23.1) | 中科院1区Top | JCR Q1
【课题背景】
随着电动汽车与储能电网快速发展,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,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。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,但固-固界面高阻抗与锂枝晶穿刺问题制约其商业化进程。
近年来冷冻电镜等表征技术的进步,使得原子尺度观察界面反应成为可能。
通过多尺度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,深入理解界面失效机制,设计功能性界面层,有望实现界面稳定控制,推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。
【参考方向】
• 固态电解质/电极界面结构与演化机理
• 人工SEI层设计与制备工艺
• 界面离子传输动力学的多尺度模拟
• 固态电池失效分析与寿命预测模型
【适合人群】
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、电化学、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硕博研究生,具备材料表征或电化学测试经验者优先。
【课题收获】
高质量论文一篇(SCI/CCF定向期刊)
SCI/CCF期刊投递与发表指导
结业证书
【课题安排】
研究周期预估六个月左右,具体视学员情况调整。














